Javascript模塊化編程(二):AMD規范

這個系列的第一部分介紹瞭Javascript模塊的基本寫法,今天介紹如何規范地使用模塊。

 

 七、模塊的規范

先想一想,為什麼模塊很重要?

因為有瞭模塊,我們就可以更方便地使用別人的代碼,想要什麼功能,就加載什麼模塊。

但是,這樣做有一個前提,那就是大傢必須以同樣的方式編寫模塊,否則你有你的寫法,我有我的寫法,豈不是亂瞭套!考慮到Javascript模塊現在還沒有官方規范,這一點就更重要瞭。

目前,通行的Javascript模塊規范共有兩種:CommonJS和AMD。我主要介紹AMD,但是要先從CommonJS講起。

八、CommonJS

2009年,美國程序員Ryan Dahl創造瞭node.js項目,將javascript語言用於服務器端編程。

 

這標志"Javascript模塊化編程"正式誕生。因為老實說,在瀏覽器環境下,沒有模塊也不是特別大的問題,畢竟網頁程序的復雜性有限;但是在服務器端,一定要有模塊,與操作系統和其他應用程序互動,否則根本沒法編程。

node.js的模塊系統,就是參照CommonJS規范實現的。在CommonJS中,有一個全局性方法require(),用於加載模塊。假定有一個數學模塊math.js,就可以像下面這樣加載。

  var math = require('math');

然後,就可以調用模塊提供的方法:

  var math = require('math');

  math.add(2,3); // 5

因為這個系列主要針對瀏覽器編程,不涉及node.js,所以對CommonJS就不多做介紹瞭。我們在這裡隻要知道,require()用於加載模塊就行瞭。

九、瀏覽器環境

有瞭服務器端模塊以後,很自然地,大傢就想要客戶端模塊。而且最好兩者能夠兼容,一個模塊不用修改,在服務器和瀏覽器都可以運行。

但是,由於一個重大的局限,使得CommonJS規范不適用於瀏覽器環境。還是上一節的代碼,如果在瀏覽器中運行,會有一個很大的問題,你能看出來嗎?

  var math = require('math');

  math.add(2, 3);

第二行math.add(2, 3),在第一行require('math')之後運行,因此必須等math.js加載完成。也就是說,如果加載時間很長,整個應用就會停在那裡等。

這對服務器端不是一個問題,因為所有的模塊都存放在本地硬盤,可以同步加載完成,等待時間就是硬盤的讀取時間。但是,對於瀏覽器,這卻是一個大問題,因為模塊都放在服務器端,等待時間取決於網速的快慢,可能要等很長時間,瀏覽器處於"假死"狀態。

因此,瀏覽器端的模塊,不能采用"同步加載"(synchronous),隻能采用"異步加載"(asynchronous)。這就是AMD規范誕生的背景。

十、AMD

AMD是"Asynchronous Module Definition"的縮寫,意思就是"異步模塊定義"。它采用異步方式加載模塊,模塊的加載不影響它後面語句的運行。所有依賴這個模塊的語句,都定義在一個回調函數中,等到加載完成之後,這個回調函數才會運行。

AMD也采用require()語句加載模塊,但是不同於CommonJS,它要求兩個參數:

  require([module], callback);

第一個參數[module],是一個數組,裡面的成員就是要加載的模塊;第二個參數callback,則是加載成功之後的回調函數。如果將前面的代碼改寫成AMD形式,就是下面這樣:

  require(['math'], function (math) {

    math.add(2, 3);

  });

math.add()與math模塊加載不是同步的,瀏覽器不會發生假死。所以很顯然,AMD比較適合瀏覽器環境。

目前,主要有兩個Javascript庫實現瞭AMD規范:require.js和curl.js。本系列的第三部分,將通過介紹require.js,進一步講解AMD的用法,以及如何將模塊化編程投入實戰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