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. Scope和Closure
@吳穹Adam(新浪)
註: 在閱讀本節之前,請先閱讀1-3:
/kf/201201/117897.html
/kf/201201/117898.html
/kf/201202/118315.html
Scope是JS中非常關鍵的概念,搞清楚它,才能搞清楚閉包(Closure)。對Scope的解釋,JavaScript: The Definitive Guide這本書解釋的非常清楚,而JavaScript: The Good Parts則沒怎麼解釋清楚。下面我們以這個程序為例來說明Scope和Closure:
對於一個JS程序而言,都有一個Global Scope Object, 我們定義的全局變量,其實都是這個對象的屬性,在主程序體中,可以用this來訪問這個對象的內容。這是Scope Chain當中隻有一個Global Scope Object。
根據下述原則,執行完var Counter = function() {…}之後,系統中的對象示意如下:
Scope原則1: 當函數Counter被定義時,JS會把當前有效的Scope Chain保存在函數對象當中備查
之後執行var counter1 = new Counter;根據下面的原則,系統對象示意如下:
Scope原則2:當一個函數被執行時,會創建一個新的Scope Object,再將函數內容完全分析一遍,將參數和局部變量都加成新Scope對象的屬性,最後將新Scope Object作為Scope Chain的最後一節,更新Scope Chain。
Scope Chain的作用在於之後查找屬性時,如果本Scope查不到,就去父Scope裡面查,指導Global Scope Object。感覺其實也是Delegation,所以說不定,Scope Object之間也是用__proto__來連接的呢?
之後Counter的內容被執行,increment和getValue兩個函數被定義,之後被返回給counter1,根據原則1,這時系統的對象示意如下:
而執行var counter2 = new Counter之後,對象示意變成:
看到上述對象模型,我想大傢就不會意外下面這段代碼的輸出是這樣的:
counter1.increment();
document.writeln("counter1: "+counter1.getValue());
document.writeln("counter2: "+counter2.getValue());
本來嘛,給玩各的,會不幹擾!
最後,我們給出閉包的定義,一個函數F的內部函數G可以訪問F定義的局部變量和參數,這就叫閉包,它是在JS中實現封裝的基礎!
為瞭敘述的方便,我們在這節中忽略瞭一些有關JS內存管理的細節,有關垃圾收集和堆棧,將在下一節分解